全面了解IPv4和IPv6的主要区别,包括地址结构、配置方式、安全性等关键特性
互联网协议第四版,自1980年代以来广泛使用,采用32位地址格式,提供约42.9亿个唯一地址。
互联网协议第六版,为解决IPv4地址耗尽问题而设计,采用128位地址格式,提供几乎无限的地址空间。
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法,由四个0-255的十进制数组成
每个数字代表8位(1字节)二进制数,范围从0到255
采用冒号分隔的十六进制表示法,由8组4位十六进制数组成
IPv6还支持双冒号(::)简化连续零的表示:
地址分为A、B、C类网络地址,支持单播、多播和广播。
这种分类方式限制了网络设计的灵活性,难以适应现代网络需求。
地址结构更灵活,包含网络前缀和接口标识符,支持单播、多播和任意播地址。IPv6取消了传统的网络类别划分。
IPv4与IPv6地址对比
IPv4
IPv6
地址长度与地址空间
IPv4
IPv6
地址表示方式
IPv4
IPv6
地址配置方式
IPv4
IPv6
地址结构与分类
IPv4
// IPv4地址分类
A类: 0.0.0.0 - 127.255.255.255 (8位网络ID, 24位主机ID)
B类: 128.0.0.0 - 191.255.255.255 (16位网络ID, 16位主机ID)
C类: 192.0.0.0 - 223.255.255.255 (24位网络ID, 8位主机ID)
IPv6
// IPv6地址结构
| 网络前缀 (64位) | 接口标识符 (64位) |
// IPv6地址类型
单播: 指向单个接口
多播: 指向多个接口
任意播: 指向最近的接口
数据包结构与性能
IPv4
IPv6
安全性
IPv4
IPv6
兼容性与迁移策略
IPv4
IPv6
IPv4与IPv6对比总结
特性
IPv4
IPv6
优势
地址空间
32位 (42.9亿)
128位 (3.4×10^38)
IPv6
表示方法
点分十进制
冒号分隔的十六进制
IPv6
配置方式
DHCP或手动
SLAAC或DHCPv6
IPv6
安全性
可选IPsec
内置IPsec
IPv6
头部结构
可变长度 (20-60字节)
固定长度 (40字节)
IPv6
地址类型
单播、多播、广播
单播、多播、任意播
IPv6
MTU
576字节
1280字节
IPv6
IPv4与IPv6地址对比
作者:zvvq博客网
192.168.1.1
2001:0db8:85a3:0000:0000:8a2e:0370:7334
2001:db8::1428:57ab
免责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!